跳到主要內容

甲狀腺功能低下與慢性疼痛

原因


甲狀腺功能低下的原因大致上分為三大類,Hashimoto's disease(橋本氏甲狀腺疾病)乃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,為常見原因之一,目前推測跟遺傳或是感染有關。患者產生抗體(anti-thyroid peroxidase anti-thyroglobulin antibodies)而破壞了甲狀腺組織,使甲狀腺素的分泌量下降。其它常見原因如碘攝取不足,接受放射線碘治療或手術切除甲狀腺等。


症狀


甲狀腺功能低下產生的症狀很多,如慢性疲勞,頭髮和皮膚乾燥,乾眼症,掉髮,怕冷,疲倦,聲音沙啞,體重增加,全身水腫,便祕,腕隧道症候群或足底筋膜炎,和肌肉痠痛等,很多患者常因肌肉無力痠痛先到骨科或神經內科求診,常常因為治療無效才會考慮到甲狀腺的問題。


如何治療


步驟1:獲取正確類型和劑量的甲狀腺藥物
目前常用的藥物為左旋甲狀腺素(Synthroid),此為T4類型藥物,若服用一段時間後,甲狀腺的功能仍沒改善,可考慮增加T3類型的藥物(以liothyroninecytomel的形式)。

步驟2:補充營養元素
綜合維他命B : 特別是B6B12對於適當的能量生產是必需的。
: 鋅能減少發炎反應,它也有助於促進T4T3的轉換,協助於甲狀腺功能達到最佳化。
: 缺乏會導致脫髮和疲勞無力。
磷蝦油+蝦青素: Omega-3脂肪酸有助於減輕發炎,並緩解關節疼痛和慢性疼痛患者 
步驟3:以天然食物為主,並遠離加工食品
美國功能醫學研究院院長Mark Hyman曾說食物乃是治療的重要組成部分,改變不好的飲食習慣將是最佳健康所必需的。





步驟4:針灸+耳醫

目前已有不少篇文獻報導針灸或單獨利用耳穴治療甲狀腺低下,效果都非常顯著,目前我的習慣都是針灸後再加上耳穴治療,期盼能達到加乘的效果。

結論

由於長期壓力和營養不良,大多數人現在都有一些肌肉痠痛和慢性疲勞的症狀,這時除了注意平常飲食和補充營養品之外,甲狀腺功能異常必須列入考慮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克服乾癬 找回皮膚健康

慢性疲勞-腎上腺疲勞惹的禍(下)

腎上腺所分泌的皮質醇是人體中應付大大小小壓力的荷爾蒙,以幫助身體維持平常活動。隨著社會的進步,世界也越來越複雜,身體若長期處在壓力情況下,腎上腺就會因為工作過度而逐漸疲勞,其功能也會逐漸失常。倘若出現長達好幾天、數月或好幾年的疲勞、睡不飽、憂鬱、失眠、性欲降低、便祕和好吃高鹽食物等症狀,這時就該懷疑有腎上腺疲勞的現象。所謂腎上腺疲勞是由James L. Wilson博士在90年代後期所提出,目前不是一個很明確可以診斷的疾病。有學者大致將腎上腺疲勞分為三階段,除症狀由輕微漸漸變嚴重之外,皮質醇的分泌也是由增加而逐漸減少。 檢驗荷爾蒙 臨床上我們可以透過抽血,驗尿和唾液來檢測上述相關的荷爾蒙分泌情況。如利用唾液來檢測皮質醇,除了比較容易收集之外,一整天可以收集很多次,以便觀察一整天的生理節律變化。而抽血檢查,一般會在早上和晚上抽血,甚至一天可能要抽四次,較為不便;加上大部份的皮質醇進入血液後,會與血中結合球蛋白以及白蛋白結合,若抽血報告值偏低,很難區分是體內的皮質醇分泌真的不足,或是因球蛋白含量低所致。另外,也有透過收集24小時尿液以檢測游離皮質醇,缺點是收集不方便,也沒辦法顯示生理節律的變化。因此唾液分析是檢測皮質醇功能較為準確的方法。 解決之道 當出現腎上腺疲勞現象時,首先得確認壓力源為何,是否慢性疾病控制不佳、重金屬中毒、工作繁重、財務壓力等。改善的方式包括積極控制原本的慢性疾病,減輕身體和心靈的壓力,消除毒素,避免消極思維,補充對身體健康的食物和營養劑等。 面對任何疾病,飲食都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。有許多食物可保護腎上腺,有助於恢復腎上腺疲勞。但首先,必須先消除環境中難以消化的食物和任何毒素或化學物質。 要避免的食物 咖啡因 這會干擾睡眠週期,使腎上腺很難恢復。如果一定要喝咖啡或含咖啡因的飲料,那麼盡量在中午之前酌量飲用。 碳水化合物 升糖指數高的食物,如精製麵粉、米、水果和其他甜點。這些食物會讓血糖快速上升,誘發胰島素分泌相對增加。日積月累之後,胰島素分泌功能會產生功能障礙的情形,因而導致白天或深夜會有低血糖的狀態,可能會產生焦慮、頭暈、顫抖和盜汗。這時體內的皮質醇被迫更大量的分泌,以便提高血糖。這情況如果持續發生,腎上腺將會負擔過重而不堪負荷。因此盡量不要吃白色的食物,可改糙米、雜糧或黑麥等有顏色的碳水化合物,或是其他低升糖指數的食物,如此...

治療自體免疫疾病,修復腸道是關鍵

  在門診,很多人會搞不清楚什麼是自體免疫疾病,往往因為皮膚癢、全身關節痛或不孕等,在別科找不出原因時,才被轉介到風濕免疫過敏科門診。 自體免疫疾病約有100多種,包括第一型糖尿病、紅斑性狼瘡、乾燥症、類風濕性關節炎、乳糜瀉、乾癬、橋本氏甲狀腺炎和再生性貧血等,每種疾病症狀雖然不同,但引起的原因卻是一樣的。